2025年8月,美国国务院发布公告,计划自8月20日起启动一项为期一年的“签证保证金试点项目”(Visa Bond Pilot Program)。该项目要求来自部分“高签证逾期滞留率国家”的商务及旅游签证申请人,在获签时缴纳5000美元至15000美元不等的保证金。对于不少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申请者来说,这笔“押金”可能成为入境美国的重大门槛。
政策提出之际,正值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全面加强移民与签证控制,旨在以“国家安全”为理由强化对外来人员的风险管理。本次试点计划引发了广泛关注,也令不少潜在赴美游客和留学家庭担忧:“签证,还能正常办吗?”
根据美国《联邦公报》(Federal Register)即将刊发的公告内容,该试点计划适用于申请B-1(商务)与B-2(旅游)非移民签证的外国公民。具体条款如下:押金额度:根据申请人具体情况与国别背景,由领事官员裁量决定征收5000美元、10000美元或15000美元中的任一档次。
缴纳机制:由签证申请人或其代理在签证获批后入境前缴纳。该押金在其合法离境后予以退还;若逾期滞留则全部没收。
适用国家:暂未公布名单,但将基于以下四类标准筛选:
值得注意的是,该政策不适用于已加入“免签计划”(Visa Waiver Program, VWP)的国家,该计划涵盖42国,多为欧洲及部分亚洲发达国家。据美国国务院官员透露,初步预计每年将影响约2000名签证申请人,规模相对有限,但“象征意义显著”。
“签证保证金”的概念并非首次提出。早在2020年,特朗普政府就曾尝试推行类似机制,但因新冠疫情导致全球旅行停滞,该计划未能落地。此次重启,被明确纳入2025年共和党主导的移民政策收紧序列中。
根据美国国土安全部2023年的数据,约有50万人通过海陆空口岸入境美国后逾期滞留,未按期离境。这一数字成为政策推进的重要依据。公告中直言,该计划旨在回应“因逾期滞留与身份筛查失效而带来的明确国家安全威胁”。
美方表示,通过押金制度,可以有效增强“签证使用责任感”,也为政府提供一种经济制衡手段,以抵御潜在非法滞留行为。
不过,美国国务院也承认,过去其外交事务手册(Foreign Affairs Manual)中明确不鼓励使用保证金机制,理由包括程序繁琐、执行难度高及公众误解风险。本次试点也被视为一种对原有观点的实证挑战。
尽管官方未公布受影响国家名单,但依据三篇报道中的共同信息,我们可以初步描绘可能被纳入试点的国家范围及其特征:
签证逾期滞留率高的国家
身份审查体系薄弱国家
“投资换国籍”国家
外交政策重点关注对象
此外,美国国务院官员透露,申请人具体是否需缴纳押金,将结合国籍、申请背景与个人材料综合判定,也保留“豁免处理”的空间。
对个人:签证负担再升级
一方面,签证保证金将成为不少发展中国家居民赴美旅游或商务的“高门槛”。在美签本就申请流程繁复、费用高昂的背景下,再加最多1.5万美元的押金,无疑增加经济压力。
此外,2025年7月,美国国会还通过一项支出法案,新增“签证完整性费”(Visa Integrity Fee),要求每位非移民签证申请者另缴250美元。
该费用自10月1日起生效,可退还给守规离境者。若与保证金叠加执行,赴美签证费用或将创历史新高。
美国旅游协会(U.S. Travel Association)对此表示担忧,称“该措施可能进一步打击本已恢复缓慢的入境旅游市场”。
对机构:执行流程不确定性高
虽然公告称“签证官有自由裁量权”,但对于一线使领馆而言,如何判定适用对象、如何操作资金托管与退还机制仍存技术与程序性难题。
也有批评者指出,该政策可能导致部分申请人因高成本望而却步,反而降低合法入境率,而非真正解决非法滞留问题。
对趋势:延续“移民强控制”战略
从大趋势看,签证保证金只是特朗普政府在第二任期强化移民政策的又一例证。此前,包括新一轮旅行禁令、签证面试加强、绿卡抽签门槛提升等政策已陆续出台。
随着选举年的临近,“安全”“边界”“非法移民”等议题再次成为党派攻防的核心。而签证押金计划,正是一项既可执行、又具象征意义的“政绩工具”。
试点政策即将于8月20日正式实施,具体国别名单将届时公布。《留学生日报》将持续关注如下几个关键方向:
对于广大有赴美计划的读者,建议密切关注领事馆信息,并在递签前核实是否属于试点征收对象。如被要求缴纳押金,务必保留相关缴费及申请文件,确保未来退还流程顺利。
以上就是有关于赴美签证最新规则的相关介绍,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帮助,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投资移民的内容,欢迎浏览绿野移民的其他页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