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全球移民是一场“选校投档”,那今年的新西兰,简直就是那个考前突然降分数线的学校。本来你以为要全优才能考进去,结果人家一拍桌子:“算了算了,来吧,差不多就行!”
是的,2025年新西兰的移民政策,大幅放宽。和加拿大、澳大利亚“卡门槛、收紧口”,形成了鲜明对比。于是,一边是别人家门口排长队被拒绝的申请人,一边是新西兰举着大喇叭喊:“兄弟姐妹们,这边走,绿灯直通!”
那到底放宽了哪几块?值不值得下手?别急,咱一条条拆开。

以前申请新西兰技术移民,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工资要求。必须拿到中位数以上的工资,才算合格。结果呢?很多人明明有技能,却因为薪水没达标被卡在门口。
2025年3月起,这个“中位数门槛”直接取消!雇主可以灵活定薪,只要是真实雇佣,就能拿到工签。这一步,相当于把门槛从“一级跳高”降到“一级台阶”。
除此之外,本地工作经验要求也从3年缩短为2年,整整省了一年时间。对于留学生来说,意味着少熬一年打工签证,就能转向永居。
绿色清单(Green List)简单来说,这是新西兰版的“直通车”。如果你的职业在清单上——比如医生、护士、软件工程师、土木工程师——基本就能“秒批”。不少申请人调侃:“别人刷绿码出行,我们刷绿清单移民。”
如果说技术移民是年轻人的“快速通道”,那投资移民就是中产和企业家的“VIP通道”。
以前的新西兰投资移民,既要英语成绩,又要资金数额,还要满足严格的居住时间要求。许多投资人望而却步。
但2025年4月1日的新政,把这条路直接“修宽了”:
在这种背景下,新西兰反其道而行之:一边喊“欢迎人才”,一边放低门槛。对于本就人才短缺的国家来说,这是“急用现招”的操作。
换句话说,如果移民市场是一场赛跑,加拿大、澳洲忙着给跑道加障碍,新西兰却在给参赛者派发滑板车。

新西兰的政策调整,传递出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:他们缺人,急缺。 医护要人,IT要人,工程要人;同时也要资金去推动绿色能源和科技发展。
对于申请人来说,现在正是一个窗口期:
但话说回来,政策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。今天放宽,不代表明年不会收紧。就像移民圈的老话:“好的政策永远属于敢先上车的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