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0月16日起,日本出入国在留管理厅将正式施行经营管理签证新规 —— 这是继 2015 年政策调整后,近十年最彻底的一次改革。
从前期政策吹风到正式落地仅 3 个月,速度之快背后,是日本对 “空壳经营签” 乱象的集中整治:
此前大阪、东京等地出现大量以民宿、贸易名义注册的 “纸片公司”,申请人仅靠 500 万日元(约 25 万人民币)资本金 “挂名经营”,却长期不在日、不创造实际就业,让经营签逐渐偏离 “吸引真实投资者” 的初衷。
此次新政通过 8 大核心细则 + 永住 / 续签限制,从准入、运营到资格转换全链条收紧,彻底堵上 “钻空子” 的空间,也为真正想在日深耕的经营者划定了合规红线。
准入门槛:3 大条件直接抬高申请 “门槛”
资本金 6 倍暴涨:原 500 万日元(约 25 万人民币)门槛,直接上调至 3000 万日元(约 150 万人民币),且要求资金必须实际到账,需提供银行流水、资金来源证明,确保能支撑企业至少 2 年运营 —— 这意味着 “小额试水” 式申请基本被淘汰,入管局会重点核查资金是否用于真实经营(如办公租赁、设备采购等)。
经营者资质 “二选一”:要么提供 3 年以上完整经营管理证明(如过往企业的章程、纳税记录、员工社保缴纳凭证等),要么持有经营相关硕士及以上学位(如 MBA、经营学硕士),无经验、无学历的 “零背景” 申请人将很难通过初审。
强制本地雇佣 “不能少”:必须雇佣 1 名及以上常勤职员,且仅限日本人、日本人配偶、永住者、永住者配偶或定住者,兼职、短期工、留学生兼职均不计入 —— 入管局会核查员工劳动合同、社保缴纳记录,确保雇佣关系真实稳定。
4 大红线碰不得,“形式经营” 彻底行不通
日语能力有了硬要求:过去无强制日语要求,现在明确 “申请人或常勤员工中至少 1 人” 需具备 “相当水平日语能力”,通常指能应对商务沟通(约日语 N2 水平),入管局可能通过面试、提交日语证书等方式核查,避免因语言障碍影响经营。
事业计划书需 “官方背书”:除上市企业规模的申请人外,中小企业必须让官方认可的机构(如中小企业支援中心、地方经济团体)确认事业计划书的可行性,内容需包含市场分析、3 年收支预测、客户意向书等,杜绝 “拍脑袋” 式的虚假计划。
办公场所 “商住分离”:此前允许办公与家庭住所共用,现在明确 “事务所和家庭住所在一起不被认可”,共享工位、住宅内隔出 “办公区” 等操作均无效,申请人需提供独立办公场所的租赁合同、入驻照片、水电缴费凭证,证明办公实态。
在日停留 “不能缺位”:无论普通经营签还是高度经营签,“长期不在日” 将直接被拒签,入管局会通过出入境记录、办公打卡记录、业务合同签订地等,判断申请人是否实际参与经营,“远程操控” 式经营彻底失去空间。
高度人才通道:永住申请多了 “双硬性指标”
即便满足高度人才积分要求(70 分可 3 年申请永住、80 分可 1 年申请),也必须同步达标 “3000 万日元注册资金 + 1 名本地常勤员工”,两个条件缺一不可,否则永住申请直接不予受理 —— 这意味着高度人才通道不再是 “积分够就稳”,经营实态成了关键补充。
新政后申请永住、资格转换:不符合标准直接拒
施行日后,两类情况将被明确拒绝:
一是从 “经营・管理” 或 “高度专门职 1 号(イ / ロ)” 申请永住,企业经营活动未达新规标准;
二是想从 “高度专门职 1 号(イ / ロ)” 转换为 “高度专门职 2 号”(可直接申请永住的资格),但经营实态不满足新规。
入管局强调,未来审核会从 “看材料齐全” 转向 “查经营实质”,比如企业是否有真实营收、员工是否稳定在职、办公场所是否合规,空壳公司或 “名义经营” 再也无法蒙混过关。
已持签者的 3 年过渡期:不是 “缓冲”,是 “整改窗口期”
对于目前持有 “经营・管理” 在留资格的人,新政给出了到 2028 年 10 月 16 日的 3 年过渡期,但并非 “可以暂时不合规”:
若在 2025 年 10 月 - 2028 年 10 月 15 日期间申请续签,入管局会综合看两方面:
一是过往经营实绩(如营收、纳税、雇佣记录),
二是未来是否有明确的合规计划(如是否已计划增资、租赁独立办公场所),部分申请人可能被要求提交 “专家评价书”(由税理士、行政书士出具的合规评估报告);
2028 年 10 月 16 日起,续签将 “一刀切” 按新规审核,自宅办公、仅挂名不实际经营、经营数据惨淡的情况,会直接被认定为 “不符合经营・管理资格”,续签申请大概率被拒。
新申请人:避开 3 大误区,从源头降低拒签风险
资金准备不止 “凑够 3000 万”:除了确保资金到账,还要留存资金来源证明(如个人存款流水、资产变卖证明),并提前规划资金用途(如列出办公租赁、设备采购、人员薪资等预算表),避免被质疑 “资金用途不明”;
雇佣员工 “提前锁定”:不要等申请时临时找员工,可通过本地招聘网站、人才中介筛选符合资质的候选人,提前签订劳动合同,缴纳 1-2 个月社保,用实际记录证明雇佣真实性;
事业计划书 “落地性优先”:避免写 “大而空” 的计划,比如做贸易要明确目标客户、供应链,开实体店要附选址分析、客流预测,最好提前和中小企业支援机构沟通,确保计划能通过官方确认。
已持签者:3 年过渡期分 3 步走,2028 年前完成合规
2026 年前:先解决 “办公 + 日语” 硬伤:
2027 年前:补足 “资本金 + 雇佣” 缺口:
2028 年前:完善 “经营实绩” 证明:整理近 3 年的营收报表、纳税证明、业务合同、员工在职证明,形成完整的 “经营实态档案”,必要时提前找税理士做财务梳理,避免续签时因材料不全被卡。
虽然新政看似 “门槛飙升”,但并非要限制合法投资者 —— 相反,它在驱逐 “套利者” 的同时,为真正想在日创业、扎根的人创造了更健康的环境:合规企业将减少 “劣质竞争者” 带来的行业混乱,续签、永住的审核标准更清晰,反而能降低 “莫名被拒” 的风险。
建议无论是新申请人还是已持签者,都可关注日本入国管理厅官网的新政解读,或委托持牌行政书士、税理士做针对性评估,避免因对规则理解偏差,错失在日经营的机会。
上一篇:已是最新文章